9月28日,“十一”长假前中国股市的最后一个交易日,上证综指牛气重现,冲过5500点“限速线”,大涨142.90点,涨幅2.64%。沪深两市成交量再上2000亿关口。
然而,在体现热钱“流动”的另一面,中国楼市在俗称的“金九银十”里却处处喊冷。本报记者国庆期间进行三地调查发现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主要房地产市场新房上市量、成交量持续走低,投资人持币观望气氛浓厚。
市场冷热两重天似乎来源于此:9月27日,央行、银监会联合发布二手房房贷新规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、又申请购买第二套(含)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比例将不得低于40%,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央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.1倍。
27日当天,在A股指数(行情论坛)上涨背景下,地产股板块却大跌4.21%,跌幅与“5·30”大跌时相近。“房贷新政对市场的影响将非常显著。”中原地产华北区域总经理李文杰对记者如此表示。
另外,包括住房协会副会长顾云昌、联合证券分析员任瞳在内的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认为,房贷紧缩政策很可能会使炒房资金选择撤退,并持币观望,继而增加流入股市的资金,给股市继续上升提供动力。
不过也有观点认为,新政会不会“习惯性流产”还很难说,至少在目前配套体系不全情况下威力难免打折扣。对此21世纪不动产的观点是:影响短期尚不明显。 |